《基本教理講授選集》
奧斯定 著
田永正 譯
內容簡介
本書選譯了聖奧斯定八篇著作,針對望教友的需要及為望教友講授教理方法而寫。根據第三、第四世紀的望教制度,可以將基本教理講授或學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:一、非正式望教期,可好稱為慕道期,即慕道者私下學習的階段,尚未與教會取得或保持聯繫;二、正式望教期的前期或第一階段,必須向天主教會表示自己願意成為基督徒,請求教會給予教理和宗教生活方面的訓練、指導,並接受審核;三、正式望教期的後期或第二階段,即每年四旬期開始時,已經長期接受訓練的望教者可以報名登記,準備在即將到來的復活節前夕領受聖洗;四、望教者領洗後(新教友)的講習階段。第五世紀以後,基本教理講授雖然仍是循序漸進、由淺入深,但在時間上已漸漸不再做如上的劃分。
目錄綜覽
編者的話
前言
第一篇 論信德與信經
根據信經解釋信德或天主教的信仰是當時頗為流行的講道方式。因為信經總括天主教信仰的精華,而且經文簡短,易於背誦記憶;而且在望教期後期有所謂授信經及天主經的禮儀,望教者既已獲授信經,為他們逐條解釋也是順理成章之事。此外,正因為信經經文簡短,比較容易為人曲解,為了維護信友不受異思侵擾,有必要使信友對信經獲致正確的了解。奧斯定在本篇的第一章裡即引用聖經的話說:「除非你們相信,你們不會了解。」
第二篇 與望教友談信經
「與望教者談信經」,是對信經做簡單的初步介紹,目地是準備望教者領洗受洗。所以重點在於信德生活的激發與輔導:不僅訴諸人的理智,使聽講者了解所講;更訴諸主宰人生的心或意志,使聽講者整個人毫無保留地投靠天主。由這兩篇證道詞也可看出奧斯定在適應聽眾方面的能力。
第三篇 論信德與行為
本篇所討論的信德與善行的關係,在當時可算是熱門的話題。面對背景問題所做的答覆,重點可歸納為:一、凡願受洗者,不只要「信」,還得「悔改」,即誠心誠意地放棄自己的罪惡行為,度新生活;二、講授信理和教導善生規誡相輔相成,應同時並進;三、信而得救的信,是只藉愛德行事的活信德,必須有相稱的行為,所以信德與行為常是一體的雙面。
第四篇 論基督徒的戰鬥
聖保祿宗徒將基督徒生活視為一場戰鬥。基督徒所對抗的仇敵,通常就是所謂的三仇:魔鬼、世俗與內應的肉身(私慾偏情或貪婪)。抗戰的方式有二:堅持信德,以及遵守天主的命令。在做到這些之後,望德才會鞏固,愛德才會得到滋養,先前相信的內容,才會開始有清楚了解。
第五篇 論基督徒的修養
基督徒的修養,在於學習及實踐善生的道路,寄望永福。修養既指客觀的修養或善生之道,也指主體的修養或實踐善生之道的工夫。宗旨確定之後,奧斯定隨即提出四個問題:一、何謂善生;二、善生的報酬是什麼;三、誰是真正的基督徒;四、誰是真正的老師?
第六篇 論不見而信
本篇的目的是為天主教信仰的可信性做辯護。有些人把「眼見為實」當作判斷有無的普遍標準,認為凡人眼所未見的,都不應該承認其實有或存在,否則就是不科學、迷信。這種見解,自古至今,無時不有。聖人指出實際上,不見而信的信,是人社會生活或人際關係的基礎。
第七篇 基本教理手冊-論信望愛
提綱挈領地將基本教理編為手冊,主要是應羅馬人勞倫的要求,答覆他信中所提的問題:「人應追求的首要目標是什麼?理智為宗教究竟有多少助益?什麼是我們的起點和終點?全部教義的總綱是什麼?天主教信仰的確實與獨有的基礎是什麼?」本篇為後世的信理講授奠定穩固基礎。
第八篇 啟蒙教理講授法
針對非透過正式管道,而是由私人方式對信仰有粗淺認識的人,如今願意加入教會中系統而正規的教理講授,成為正式的學生或望教者,應如何對他們講解天主教的信仰,使他們對教理獲得初步但有系統的認識。本篇可分為兩部份:第一部份,答覆戴奧嘉執事提出的問題;第二部份是一篇講道示範。
購買請洽:
天主教台南教區聞道出版社Catholic Window Press
70041 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0號
洽詢電話:06-2274037
http://windowp.org
Copyright c 2008 Studim S. Pius X All Rights Reserved
70041 台南市中西區友愛街10號
電話:06-2274037 傳真:06-2241148
service@windowp.org
Powered by Coaxial Cable Connectors